宏观层面对信托业的影响判断
发布时间:2020-03-28
具体观察,外部宏观对于信托投资领域的影响,在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方面,地产信托会存在一些发展的空间;基础设施方面,疫情影响对于财政目标的倒逼作用,会导致基础建设信托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工商信托涉及行业分布多,受停工返工延迟影响,需要高度关注存量业务因为企业利润下滑所造成的违约风险,特别是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餐饮、旅游、物流等行业。证券投资领域,实体经济增长在一季度的减缓,受行业发展与市场避险情绪的影响,参考历史上疫情影响,短期利好债市,长期市场回归。金融信托业务方面,受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需要审慎判断业务风险。
 
稳定发展委员重点讨论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展和思路举措,中央政治局会议则全面强调经济发展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方面提出要求,央行会议、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的内容指向具体和明确方向。信托年会梳理去年行业发展情况并探索信托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主基调基本未变,长期无重大调整信号、短期应对变化不少。首先,财政政策强调结构调整、压缩一般性支出,预计财政发力只在结构上;货币政策长期目标不变,短期应对疫情出现宽松迹象,对冲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和业务受挫情况。
 
长期转型发展主轴不变,短期迎来结构性业务机会。1)疫情期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财政、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的支持政策,以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2)长期来看财政运行“紧平衡”下,在提质增效的发展背景之下,经济发展注重发展质量,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长期来看信托依然需要致力于业务转型。3)短期内,严监管趋总基调不变,部分领域可能会有所放松,主要体现在:资管新规配套政策出台有所延迟;去杠杠仍为未来金融工作重心;资管新规过渡期允许适当延长;国家对于普惠金融业务支持力度加大。其次,金融机构监管上继续强调风险防治、稳定杠杆、强化回归本源,大银行下沉、中小行聚焦主业、保险回归保障。再者,重点调控的地产领域继续坚持房住不炒,但同时提出鼓励城市更新及老旧改造、发展租赁等,软硬结合、信号清楚。
 
基于外部宏观大势,关注信托行业的变化。1)服务信托成为行业转型方向,建议统筹规划提前进行布局;2)基础设施行业迎来发展机会,多重因素促基建成经济对冲领域;3)短期内消费金融业务量会收缩,受疫情影响违约风险增加;4)地产信托部分领域迎来展业机会,未来需要需持续关注疫情影响;5)证券投资领域短期利好债券市场,部分行业存在投机机会;6)强化金融科技对于展业的影响,助道信托公司争取市场份额的机会。
 
 
探析2020年信托外部发展环境,研究影响信托行业走向的国家政策,其实在疫情前召开的各项会议,已经释放一些信号。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发展目标,并规划未来5年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2月份,保监会再次发力,发布《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对信托公司股权管理进行规范;并起草完成《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强化信托公的资本管控,监管部门通过信托公司的治理本身出发,引导信托行业健康发展。相关涉及到信托发展的文件,见《附件2》。另外,依据行业内部的信息,监管部门目前正在起草《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对于行业资金信托的管理进行规范。
 
 
国家经济政策在大方向上没有变化,具体的举措上存在一定微调(详细内容见《附件3》),新增内容包括:第一,财政政策方面,提出要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关注民生领域保障。第二,货币政策方面,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第三,资本市场方面,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第四,金融风险防治方面,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第五,地产领域,新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除此之外,受疫情的影响,临时发布疫情应对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重要工作通知等等。
 
 
已经公布的针对信托行业的监管文件主要是《信托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完成,《资金信托管理办法》正在执行中。从目前的形式看,2020年对于信托行业的影响比较大的监管政策,主要是资管新规信托后期的信托相关配套政策,致力于从信托公司的股权结构、资本管理、业务规范等角度,去推动信托行业规范发展,以及业务转型。财政政策方面,疫情之后安排近1000亿元资金用于安排疫情防控资金,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并表示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截止2月底,财政已经采取的税务措施包括:第一,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调整了企业所得税政策,对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交运输、生活服务、快递收派等行业,出台免征增值税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减轻企业负担。
 
 
受2020年年初发生的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国大部分经济产业、实业企业发展受到延迟复工影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供给明显减少,第三产业需求受到挤压,在部分行业、地区尤其明显,疫情短期内将对经济造成冲击,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相应的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部分行业上市公司将受到严重的冲击,企业违约的风险将增大,实业经营的不利因素将传导到金融机构内部。
 
 
货币政策方面,为缓解因为停工、停返造成的实业压力,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LPR释放市场的流动性。早在1月31号,人民银行、财政部、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通知要求保持流动合理充裕,加大对于疫情防控相关领域信贷支持,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等多项内容。疫情之后,央行所采取的一些列措施,能从一点程度上缓解企业的流动性困难,但是当前疫情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复工延迟和开工不足带来营收下降而成本增加,造成企业短期内净利润大幅下降,企业更需要的是降税减负方面的支持。
 
 
出台普惠性的降费政策。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医保费和实施缓缴停缴住房公积金等政策;第三,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渠道,支持企业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不裁员、少裁员。同时,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人,专门出台降低融资担保费等政策,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月底,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政策效应会进一步释放。纽约梅隆银行的前身之一纽约银行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银行。1988年,纽约银行与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合并,开始进入信托及托管业务领域。在2006年,合并后的纽约银行以零售银行业务换取摩根大通的公司信托业务后,传统银行业务被彻底剥离。纽约银行在环境变换中找到新定位,逐步成为一家专门服务于资本市场结算、托管和投资绩效评估的信托和银行混业经营机构。
 
从目前的情况看,现阶段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针对疫情的有的放矢,重心在于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地区、行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支持与保障,以避免国民经济受疫情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波动,防止因为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造成大面积的债务违约风险,同时保证基础领域的正常运作,保障基本生产、生活正常地进行。对于金融行业而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所产生的传导相应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在疫情期间的平稳着陆,企业的违约率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纽约梅隆银行的另一前身,梅隆金融公司则始建于1869年,1946年合并了联合信托,此后又合并了多家银行以开展信托业务。1971年,为了满足梅隆家族需求,梅隆开始进入家庭办公室业务,为首次进入该领域的美国信托银行。
 
 
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信托业作为独立金融行业的概念逐渐被模糊,银行兼营信托业务和信托机构从事银行业务十分普遍,信托业务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信托部与少数信托公司。这一时期,个人信托与法人信托并重,托管与保管信托账户占比近七成,信托投资工具不断创新,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大力发展。按照信托账户属性,美国的信托及相关账户可分为个人信托及其代理账户、退休金相关信托及其代理账户、公司信托及其代理账户、投资管理及其投资顾问代理账户、基金与捐赠信托及其代理账户、托管与保管账户六大类。其中,托管与保管账户规模最高,公司信托及代理账户次之。纽约梅隆银行是美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接下来将以美国纽约梅隆银行为例,探究其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的发展和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虽然疫情对于经济金融政策操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提质增效的发展背景之下,经济发展注重发展质量,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年初所确定的根本目标不会改变。2月16日,财政部长刘昆发文《积极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的报告,强调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从“质”与“量”两方面发力,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质”和“量”两方面发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保持合理适度财政支出强度是一方面,优化资金配置和结构、提高使用效益是另一方面,而且更可持续。
 
纽约梅隆银行是由纽约银行和梅隆金融公司两家银行于2007年合并而成的。纽约梅隆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出售信贷、信用卡、投资银行、零售银行等一系列商业银行业务,转而专注于资产托管、资产管理、信托等业务,后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托管和保管服务提供商、美国信托服务领域的领军者。考虑到本次疫情发生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在消费、出口、制造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的情况下,稳投资保基建仍是完成决胜之年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